編者按
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2025年工作會議召開后,各二級管理單位積極研究部署貫徹落實舉措。中國船舶微信公眾號與《中國船舶報》共同開設“宣貫2025年工作會精神”專欄,陸續刊發二級管理單位扎實推進2025年工作的各項舉措。
2024年,黃埔文沖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大關,未來幾年,經濟體量預計還將保持較高位運行。中船集團2025年工作會議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繪就了總路線圖,黃埔文沖將更加聚焦價值創造,以自主研發、精益管理、深化改革為主引擎,以新的擔當作為奮力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。
錨定創新主線,堅持科技自強
產品研發是制造業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“本命法寶”,通過努力,黃埔文沖的自主研發取得了一定成績,公司“鴻鵠”系列支線集裝箱船、“海鯨”系列散貨船等產品已經累計獲得65艘新船訂單,其中“鴻鵠”系列平均毛利率位居集團前列。自主研發,從短期來看周期長、投入大,但從長期來看將為接單、設計、采購、生產等各環節提質增效提供支撐,是船企擺脫“代工廠”困局、提升價值創造能力的不二法門,回報大、保長遠。
當前,船市余溫未散,黃埔文沖將聚焦主建船型,持續鞏固做精集裝箱船研發,建立全譜系研發能力;攻關關鍵技術,補齊技術缺口,特別是要將氣體船打造成為新優勢產品;建立高水平研發平臺,建設專業、高效研發人才隊伍,提升研發先進性和引領市場的能力。
深化改革攻堅,深化精益管理
2025年,黃埔文沖船舶海工、新興產業等各業務板塊相對均衡,手持民品訂單達540億元,如何提升經濟效益顯得尤其重要。公司將深化改革攻堅、做實精益管理,軟硬兼施,提高內涵式發展水平。
黃埔文沖確定了精益管理2024~2026三年提效50%的階段目標,2025的目標是提效15%。公司將以標準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為抓手,圍繞精益設計、精益制造、精益供應鏈、精益配套、精益支撐體系,設立公司級九大精益改善項目,堅決打破業務發展與效率提升瓶頸,聚點成線、集線成面,實現流程、節奏、效率的系統性改善。
數智賦能已是船廠爭取未來生存空間的必須戰役。2025年,公司將以總部遷移廣州南沙新區為契機,積極爭取政策支持,推動龍穴北區擴建和新建500米舾裝碼頭等項目落地;落實先行數字化車間建設,推動單元級智能制造裝備投產應用。
新起點,再出發。黃埔文沖將牢固樹立“中船集團、智領深藍“的理念,以自我改善的競爭意識和敢做善為的工作作風,持續優化空間布局、科學謀劃發展規劃、扎實推進精益管理、做好發展風險防范,打好“十四五”收官攻堅戰。
| 來 源:黃埔文沖
| 責 編:鄺展婷
| 校 對:寧湘舒
| 審 核:項 麗/甘豐錄